NEWS新闻中心

中足联“松绑”青训:是明智变革还是自毁根基?

2025-10-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9月21日,北青记者肖赧报道,中足联提议从下赛季起,中超梯队数量减半且不再强制要求设立女足球队,此提议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专业合理性值得深入探究。

WYAA, px, src

提议出台背景

中足联日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集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举行议事大会,为2026赛季各级职业联赛准入工作预热,并计划调整现有准入规则。近年来,“金元退潮”使国内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投入趋于理性,但多数俱乐部入不敷出,运营一线队困难重重,拖欠工资等问题频发,严重破坏了国内职业足坛生态,损害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公信力。

此前,职业联赛准入规则强制要求俱乐部下设多支梯队,这使一些青训资源匮乏的俱乐部只能通过与青训机构、学校合作或挂靠等方式来满足要求,导致梯队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例如,2025赛季U21联赛中,多场比赛胜负差距超过10球,严重影响了竞赛质量。此外,随着国家对足球青训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类高质量青少年序列赛事蓬勃发展,俱乐部梯队不再是足球人才涌现的唯一渠道。

提议具体内容

中足联此次调整草案在“青训相关标准”方面做出多项提议:超/甲/乙梯队数量要求从至少6/5/4支调整为至少3/2/1支不同年龄层次队伍,俱乐部可自行确定青少年梯队年龄层次;俱乐部维持球队运转和发展的经费标准中,青训投入占全年支出比例从15%调整为10%;俱乐部女足队伍建设调整为倡导性标准。

俱乐部梯队, JpkvI, left

专业合理性分析

支持合理性的观点

质疑合理性的观点

中足联此次提议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当前国内职业足球联赛的现实困境做出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这一提议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在实施过程中,中足联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监管机制,确保提议能够在缓解俱乐部运营压力的同时,不损害中国足球青训和女足事业的发展,保障中国足球的长远健康发展。

搜索